帐号: 密码: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不区分大小写,换一张

知信通 >  论著资料 > 正文

论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 ——以专利制度为视角

更新时间:2015.10.31

【专业类别】:综合
【文献性质】:学位论文
【作  者】:龙汪洋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01日
【指导老师】:徐松林
【导师职称】:教授
【论文级别】:硕士论文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副 标 题】:以专利制度为视角
【关键词】知识产权利益平衡机制、专利权限制、垄断权能、经济学分析、历史分析、激励创新

【摘要】本文从知识产权的概念内涵入手,参考两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对于知识产权的概念的界定,并得出基于知识产权本身的无形性特征由此很难给出一个概括性的本质化的定义,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奠定了知识产权的争议性的基础。随后,本文从专利权的诞生以及其制度化的历史考察和分析中发现,专利权自其诞生之初就天然的与专有使用联系在一起,但是此种专有的权利或封建特许与如今意义上以垄断权为核心权能的知识产权相比,并不可同日而语,即是说现代意义上的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更大意义上已经偏离了知识产权产生之初的制度设计的目的。进而,基于历史的分析而得出的专利制度正当性产生怀疑之时,全面的考察和分析知识产权的正当性理论进而显得必要,在分析了知识产权的劳动学说、人格学说、法定权利学说、激励论学说以及权利对象学说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作为自然权利说的劳动学说和人格学说在知识产权产生之初,以其强大的哲学基础和道德优越性成为论证知识产权正当性的强大武器;但是自然权利说在如今法的第二性作用凸显的时代,其合理性和说服力收到强烈的质疑,由此而生的以知识产权目的作为其正当性依据的功利主义的激励论走上了舞台,但是现代以来的经济分析和实证研究却认为专利权却不能起到激励创新的作用,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创造但是社会一般公众对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福利却享有甚少。基于对知识产权的属性和特征的分析研究,本文认为知识产权应当向属于公共产品方向倾斜的私人产品,所以目前知识产权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认识为具有公共性的私人产品这一认识对知识产权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进而对知识产权的利益分配进行改造乃是知识产权本质使然。再进而,随着对社会公众对专利权的利益诉求为突破口,分析知识产权利益衡平机制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架构,即公开机制和有限的权能、保护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专有权和公共使用、权利人收益权和其他人无偿或有偿实施等各方面的平衡。以此为出发点,分析现有的以专利权限制的各种方式为核心的限制专利权的垄断权能为核心的利益平衡的机制在实践上并不能带来很高的效果,比如,先用权不仅对权利人的限制很小,反而在实践上造成其他研究者的研究费用的浪费,更有可能造成先研究成功但并不享有专利权的不公平后果,甚至为投机行为设下了伏笔。最后,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针对知识产权与国际经济贸易(如:外国直接投资FDI)以及技术创新的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正相关关系,但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自主创新并没有确定的联系,由此可见虽然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不能带动技术本身的进步,这一方面说明功利主义的激励论的失败,另一方面说明,即使以知识产权制度来保障创新虽然不成功,但是是对贸易的发展仍然是有利的,进一步又印证了前文的关于知识产权已经发展为竞争的手段——这一结论。通观全文,本文笔者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历史分析、经济分析、社会分析以利益的平衡为尺度在对现有的知识产权的各项制度设计的论证和批评的基础上,得出虽然知识产权本身具有相当的正当性但是目前的制度设计严重的缺乏对公众利益的考虑,应当对垄断权进行必要的改造,改垄断权为收益权等非垄断权。

【目录】

第一章 知识产权制度之源流
第一节 知识产权之词源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之定义
二、世界贸易组织之定义
三、本文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专利权的历史起源
一、专利权的诞生
二、近代的专利权以及专利权的制度化
三、专利制度的历史角色及其演变
第三节 专利权正当性理论及利益分配机制评析
一、思想的可占有性问题
二、自然权利论
三、法定权利论
四、知识产权人格理论
五、激励论
六、权利对象说
七、知识产权法定主义
八、法定主义的克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知识产权的双重属性
第一节 专利权的私权属性
第二节 专利权的公益性
一、公开机制
二、公开机制的回避
第三节 知识资产具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双重属性
一、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
二、准公共产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机制
第一节 专利权的权能与利益
一、肯定说
二、否定说
三、相对说
第二节 专利权保护范围
一、周边限定说
二、中心限定说
三、折中说
第三节 不授予专利的情形
一、科学发现与基础科学研究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和利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做出的主要起标示作用的设计
第四节 社会对专利的诉求
一、期待的利益
二、良性的循环利益
三、法律的确定力
四、激励科学研究和创新氛围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设计之评析
第一节 鼓励冒险并增加风险的危害
一、激励创造与鼓励冒险并进
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三、专利法缺乏风险的识别技术
第二节 商业模式固化垄断利益
一、非垄断权的成功案例
二、 垄断利益通过典型商业模式得到加强
第三节 公众利益考虑失衡
一、知识产权专有权与公有领域的失衡
二、本土文化利益关切不足
三、知识产权的权能配置失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专利权与公众利益的平衡
第一节 平衡之缘由
一、平衡之依据
二、平衡之效益
第二节 平衡机制
一、知识产权的有限专有与最终进入公有领域的平衡
二、知识产权的权能均衡
三、知识产权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第三节 权利的限制
第四节 专利权限制的具体情形
一、强制许可制度
二、先用权制度
三、善意侵权制度
四、权利穷竭原则
五、计划实施许可制度
六、临时过境制度
七、专利侵权豁免制度
八、临时保护
九、禁止知识产权滥用
第五节 专利权保护及激励创新和经济发展
一、专利权二、专利权保护与贸易的发展以及创新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结束语(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 谢
保护水平与度量

【来源】点击进入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