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不区分大小写,换一张

知信通 >  论著资料 > 正文

跨组织合作企业的知识共享与保护机制研究

更新时间:2016.03.19

【专业类别】:综合
【文献性质】:学位论文
【作  者】:宋超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01日
【指导老师】:于旭
【导师职称】:教授
【论文级别】:博士论文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关键词】知识共享、知识保护、跨组织合作、机制、知识管理创新

【摘要】当前复杂动态变化的环境下,知识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核心资产,也是企业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企业内部的知识创新能力越来越难以支撑其生存和发展,寻求外部互补性资源开展跨组织合作成为企业适应环境谋求创新的重要方式。跨组织合作弥补了企业自身创造知识能力有限的问题,帮助扩大知识接口,成为获取外部互补知识的有效途径。当企业参与到联盟合作中时,组织之间知识共享成为合作创新的关键。企业想要获得合作创新成果并从中获得收益,需要不断与合作伙伴进行互动和交流,共享企业自身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整合,以实现合作创新。然而,核心企业在合作和知识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透明度不对称问题,向联盟伙伴暴露关键技能和核心知识,其他合作组织挪用或者模仿,导致企业知识流失和竞争优势受损,影响所在行业的竞争地位。因此,企业参与跨组织合作需要确保知识流开放共享促进创新的同时,还要注重保护自身知识和核心竞争力,对参与跨组织合作的企业进行知识共享与知识保护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大多数组织间合作创新及知识管理相关文献将知识共享和知识保护从单一视角进行研究,在讨论其中一种组织行为的时候往往忽略另一种,对于同时存在的两种活动关系如何权衡鲜有提及。论文研究将知识共享问题和知识保护问题纳入一个研究框架中进行研究,并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企业实际合作开发项目案例为背景,挖掘企业在合作中知识共享与知识保护活动特征,并根据知识共享与知识保护的影响因素,以及与跨组织合作绩效之间作用路径的实证研究结论,系统地提出促进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的策略框架与具体机制。以上内容是论文的研究目标,通过解决以上研究问题试图补充和丰富企业层面合作创新及知识管理相关理论。论文在明确合作创新和知识管理相关研究文献现状后,结合协同理论、博弈理论和竞合理论等相关研究,确定以“跨组织合作企业的知识共享与保护机制研究”作为论文选题,主要进行如下几方面研究。第一,通过实际案例研究,以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参与跨组织合作创新项目为背景,剖析企业的合作特征及知识共享与保护行为方式及特征。在对H公司和T公司的合作开发项目进行多次实地访谈和案例挖掘分析后,从中整理和总结企业与合作方的跨组织合作关系结构、参与跨组织合作和知识共享与保护特征,并通过讨论案例企业合作和知识互动情况,合作及知识共享和知识保护行为方式,并讨论了企业的知识保护行为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补充协同的关系。第二,通过理论推导提出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影响因素假设,并使用调查问卷方法和SPSS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识别和确定。论文从知识特性、治理机制和组织风险视角初步确定跨组织合作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的五个关键因素——知识互补性、知识复杂性、信任、合同、知识流失风险,并分别提出这些因素对知识共享和知识保护五组正向或负向的影响假设。然后对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通过回归分析对调研数据得到影响因素识别假设结果:知识互补性对知识共享有显著正影响,对知识保护有显著负影响;知识复杂性对知识共享有显著负影响,对知识保护没有显著影响;信任对知识共享有显著正影响,对知识保护有显著负影响;合同对知识共享和知识保护均有显著正影响;知识流失风险对知识共享没有显著影响,对知识保护有显著负影响。因此,知识互补性、知识复杂性、信任和合同是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知识互补性、信任、合同和知识流失风险是知识保护的关键影响因素。第三,在确定知识共享和知识保护各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更为完整影响路径理论模型,运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影响因素到跨组织合作绩效之间的作用路径和效应,并进一步讨论影响因素信任、合同与知识流失风险之间,知识共享与知识保护之间,以及个体绩效与整体绩效间的关系。经过两次模型修正,改进的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与调研数据拟合适配,研究结果再次验证并支持前文关于影响因素识别的结论,信任与知识流失风险的正向相关性没有通过验证,但是合同能够有效降低知识流失风险。知识共享与核心企业的个体绩效相关性没有得到数据支持,与合作各方的整体绩效有非常显著的正向相关性;知识保护与核心企业的个体绩效正相关,与合作各方整体绩效的正向相关性没有得到数据支持;知识共享与知识保护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合作各方的整体绩效与核心企业的个体绩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第四,根据上述理论及实证分析结果,拟定企业在跨组织合作知识共享与保护的策略框架,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最直接有效的知识共享与保护机制,为企业参与合作创新和知识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基本策略包括开放的、分层次/分阶段的和严格的三种知识共享与保护策略,而具体机制包括信任与合同协同治理机制、虚拟合作部门管理机制、知识产权授权许可管理机制、知识流失风险预警机制、创新运用知识库管理方法、融合共享与保护双元文化。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向理论研究者和企业管理者传达以下几点启示。基于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相关结论,了解应采用何种策略处理企业在合作创新中与其他组织之间的知识互动,如何利用相关知识管理机制规范促进企业的知识共享和知识保护活动;跨组织合作企业从事知识保护旨在维护自身利益不受损,与知识共享并不是相互矛盾对立的,相反,知识保护能够促进各方更好地进行知识共享,有利于整体绩效改善;联盟中的核心企业在保护自身专属知识资产防止流失和破损的同时,应对创造和提升合作整体收益有所作为,整体绩效提升是企业个体绩效改善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跨组织合作知识共享成为企业创新主要途径
1.1.2 外部制度保障不力加剧企业知识流失风险
1.1.3 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与保护机制有待完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合作创新研究综述
1.3.2 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安排
1.5 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跨组织合作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跨组织合作
2.1.1 跨组织合作的界定
2.1.2 跨组织合作形成的动因
2.1.3 跨组织合作的结构形式
2.2 跨组织合作中的知识
2.2.1 知识的内涵
2.2.2 知识的表现形态
2.2.3 跨组织合作中的知识互动特征
2.3 跨组织合作中的知识共享与知识保护
2.3.1 协同理论视角下的知识共享
2.3.2 博弈理论视角下的知识保护
2.3.3 竞合理论视角下的知识共享与保护
2.4 关于知识共享与知识保护关系的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跨组织合作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方法
3.2 案例一:H 公司的跨组织合作及知识共享与保护实践
3.2.1 H 公司及跨组织合作概况
3.2.2 典型项目合作开发过程及知识共享与保护情况
3.3 案例二:T 公司的跨组织合作及知识共享与保护实践
3.3.1 T 公司及跨组织合作概况
3.3.2 典型项目合作开发过程及知识共享与保护情况
3.4 案例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跨组织合作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的影响因素识别
4.1 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4.2 跨组织合作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影响因素假设
4.2.1 知识互补性和知识复杂性
4.2.2 信任和合同
4.2.3 知识流失风险
4.3 跨组织合作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的影响因素验证
4.3.1 量表与问卷设计
4.3.2 问卷收集与样本统计
4.3.3 变量测量与信度效度分析
4.3.4 知识共享与保护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跨组织合作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的作用路径分析
5.1 作用路径分析方法
5.2 知识共享与保护理论模型构建与路径假设
5.2.1 作用路径模型
5.2.2 作用路径假设
5.3 跨组织合作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作用路径分析与启示
5.3.1 变量测量与信度效度分析
5.3.2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及检验
5.3.3 作用路径结果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跨组织合作企业的知识共享与保护机制设计
6.1 跨组织合作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目标
6.2 跨组织合作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策略
6.3 跨组织合作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机制
6.3.1 信任与合同协同治理机制
6.3.2 虚拟合作部门管理机制
6.3.3 知识产权授权许可管理机制
6.3.4 知识流失风险预警机制
6.3.5 创新运用知识库管理方法
6.3.6 融合共享与保护双元文化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来源】点击进入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