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不区分大小写,换一张

知信通 >  论著资料 > 正文

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15.11.07

【专业类别】:综合
【文献性质】:学位论文
【作  者】:张志泰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01日
【指导老师】:张曼
【导师职称】:副教授
【论文级别】:硕士论文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专利权、日本模式

【摘要】当前,互联网与知识财富的相互糅合是众多国家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撑,金融业亦是如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即为佐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保护、促进和鼓励知识产品创新的有力工具,因此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互联网金融产品,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而利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契机提升我国金融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为实现上述目标,相关基础理论问题必须得到明确回答。譬如,互联网金融产品是否具备知识产权属性,现有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是否可以适用到互联网金融产品,以及适用何种方式保护,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保护现状如何,怎样完善。上述问题形成本文主要内容。本文除绪论和结论之外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提出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国内现状以及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研究。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依据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肯定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以及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正当性。第二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研究。比较、筛选和确认现有的商标、专利、著作权以及商业秘密等保护模式,并对其基本原理和实际运行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得出采取专利权的保护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互联网金融产品。第三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实践分析。国外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的相关保护实践较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做法。本文选取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其保护政策、法规和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认为日本的模式对于中国国情较为合适。第四部分,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完善。在明确我国现行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剖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制定激励机制,提升互联网金融产品申请的质与量;第二构建三位一体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框架;第三均衡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1.1.2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分类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
2.1 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性依据
2.1.1 金融创新理论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撑
2.1.2 劳动价值理论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撑
2.2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
2.2.1 互联网金融产品是创造性智力成果
2.2.2 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知识产品的基本属性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途径
3.1 商标权保护
3.2 域名保护
3.3 著作权保护
3.4 专利权保护
3.5 商业秘密保护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实践分析
4.1 美国
4.2 欧盟
4.3 日本
第五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完善
5.1 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5.2 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5.2.1 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申请“质”与“量”双不足
5.2.2 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缺位
5.2.3 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不均衡
5.3 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
5.3.1 制定激励措施,提升申请的“质”和“量”
5.3.2 构建“三位一体”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框架
5.3.3 均衡互联网金融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来源】点击进入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