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不区分大小写,换一张

知信通 >  论著资料 > 正文

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法律制度建设研究

更新时间:2015.10.24

【专业类别】:综合
【文献性质】:学位论文
【作  者】:侯彪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01日
【指导老师】:刘国臻
【导师职称】:教授
【论文级别】:硕士论文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关键词】知识产权、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何开发利用好知识产权资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议题。知识产权证券化就是一种重要的开发利用知识产权资产的手段。它是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和金融工程创新的产物,是知识产权融资的重要发展趋势。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研究,对于拓宽资产证券化品种、提高知识产权产业转化率、解决企业融资难、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研究大都从经济学、金融学的角度开展,本文则以法学为研究视角,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入手,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概念进行了剖析,厘清了目前国内理论界存在的一些误区,重新界定了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概念,丰富了其内涵;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特殊目的机构(SPV)以及“真实销售”(True sale)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然后,运用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外(以美国、日本两种模式为代表)知识产权证券化实践情况进行了剖析,总结了其借鉴意义;最后,从政策、法制、实践等三个方面,就知识产权证券化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揭示了我国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所面临的法律上的困难和障碍,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我国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建议。

【目录】

第一章 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法律制度建设研究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可以拓宽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范围
二、可以为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提供法理支持
三、可以为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提供法律制度建议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路径和方法
第二章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含义和类型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概念界定
一、国内主流定义
二、本文的重新审视
第二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类型
一、著作权证券化、专利权证券化和商标权证券化
二、既存知识产权证券化和未来知识产权证券化
三、知识产权基本资产证券化和知识产权衍生资产证券化
四、债券型知识产权证券化和股权型知识产权证券化
第三章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关系解构和运作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关系主体
一、发起人(Originator)
二、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
三、投资者(Investor)
四、中介服务机构
一、存在法律空白
二、存在法律冲突
第二节 我国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可行性
一、具备了一定的政策基础
二、具备了一定的法制基础
三、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第三节 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法律制度建设的建议
一、制定知识产权证券化特别法
二、建立破产风险隔离法律机制
三、完善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致谢

【来源】点击进入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