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不区分大小写,换一张

知信通 > 法律法规 > 正文

目录

查看全文

图例说明

  • 法条释义:法条内容的解释。
  • 制度沿革:法条对该条涉及制度的发展沿革情况。
  • 相关规定:实施细则、相关法律对该条涉及制度的规定。
  • 学理解析: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该条款涉及制度的认识。
  • 司法案例:涉及该条款制度的司法案例。
  • 他山之石:国际条约、主要国家和我国其他法域(如台湾)对这一制度的规定。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中国软件与新兴产业名城工作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更新时间:2016.02.29

【发布部门】:南京市-地方人民政府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 效 性】:现行有效
【发文字号】:宁政发[2013]61号
【发布日期】:2013.02.28
【实施日期】:2013.02.28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南京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中国软件与新兴产业名城工作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13年2月28日
南京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
中国软件与新兴产业名城工作目标任务分解方案
  一、发展目标
  (一)产业规模:到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超过30%,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统计局)
  (二)创新能力: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骨干企业全部建立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4%。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利授权量占全市总量的比重达40%以上。组织30个重大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培育30个重大自主创新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关键技术跻身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牵头单位:市科委,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发改委、投促委)
  (三)载体建设:到2015年,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内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加速器和中试用房600万平方米,共建大学科技园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60个,引进100家高端研发机构,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全市创新驱动的增长极。(牵头单位:市科委,责任单位:市经信委、规划局,各区县,各开发区)
  (四)人才队伍: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2000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重点培养150名科技创业家,集聚中央“千人计划”创业人才80名,提高人力资源中高精尖人才的比重,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推动南京从人口大市向人才强市转变。(牵头单位:市人才办,责任单位:市科委、人社局、教育局,各区县,各开发区)
  二、重点领域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突出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产业、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新型显示产业。其中:
  1、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产业
  打造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核心,南京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为两翼,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软件产业集聚区,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快徐庄、江东等省级软件园以及麒麟科技创新园的建设与发展,建设一批高标准的软件企业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2015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建成高标准的中国软件名城,2020年达到10000亿元,跨入世界软件名城行列。(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规划局、软件谷、高新区、麒麟科创园、统计局,雨花台区、江宁区、玄武区、白下区、鼓楼区、建邺区)
  2、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
  通信产业以南京通信国家技术实验室为创新载体,重点建设核心网络与互联技术研发中心、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研究中心、通信射频与天线研究中心、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中心、通信协议与应用软件研究中心6个研究中心,成为我国通信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平台。(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江宁区)
  未来网络产业以中国(南京)未来网络产业创新中心为创新载体,重点打造占地1500亩的中国(南京)未来网络谷(无线谷)核心区,重点建设体系结构、路由交换、测量管控、网络安全、内容网络、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承载网络、移动网络、多媒体技术、三网融合等12个研究部,协同推进国家重大基础设施CENI平台的建设,建成我国网络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和演进式发展的技术融合平台。(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江宁区)
  以推进“智慧南京”建设为抓手,以麒麟科技创新园为重点载体,推进智慧城市产业中心建设,构建智慧城市产业院、三网融合枢纽中心、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智能健康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搭建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软件检验检测平台、商用数据可信存储及移动应用云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健康管理知识平台等。建设以智能交通、智能设施、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环保、智慧旅游、智能教育与科技、智能公共安全、智能市政服务等为特征的智能产业。(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信息中心、麒麟科创园、质监局、旅游委,建邺区、玄武区、鼓楼区、白下区、栖霞区)
  2015年全市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2020年达到1800亿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统计局)
  3、新型显示产业
  积极响应国家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以液晶显示规模化发展、OLED显示和照明产业化应用、激光显示核心技术突破为三大主攻方向,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家新型显示产业基地。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发展载体,全力打造占地22平方公里的中国(南京)液晶谷,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研发与制造基地。2015年全市新型显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2020年达到7000亿元。(牵头单位: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责任单位:市国资委、经信委、统计局、新工集团)
  (二)生物产业。重点突出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农业产业两个方面,其中:
  1、生物医药产业
  实施“百药创新工程”、打造十个新药创新平台、培育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高新区10平方公里中国(南京)生物医药谷、江宁高新园5平方公里南京生命科技创新园、10平方公里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及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南京化工园5平方公里南京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建设,全市形成30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鼓楼区和玄武区整合区内资源,重点建设一批生命科技产业孵化器,把麒麟科技创新园建成国家级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把南京建成较大影响的全国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201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700亿元,2020年达到1500亿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科委、规划局、药监局、卫生局、高新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麒麟科创园,浦口区、江宁区、栖霞区、六合区、化工园、鼓楼区、玄武区)
  2、生物农业产业
  以溧水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为核心,建设中国(南京)生物农业谷,江宁、浦口、六合、高淳各建一个生物农业产业园。(牵头单位:市农委,责任单位:市规划局、科委,溧水县、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高淳县)
  2015年全市形成2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效益高的生物农业技术产品,生物农业产值达到300亿元,2020年达到500亿元。(牵头单位:市农委,责任单位:市科委、发改委、经信委、统计局,溧水县、江宁区、六合区、浦口区、高淳县)
  (三)节能环保产业。
  打造5平方公里南京高淳节能环保产业园、4平方公里南京六合节能环保产业园等集聚区。“十二五”末节能环保制造业规模进入全省前列。2015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2020年达到2000亿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委、环保局,责任单位:市规划局、科委、统计局,高淳县、六合区)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突出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卫星应用产业。其中:
  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麒麟科技创新园智能产业园重点推进智能产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新中心、智能产业国际企业孵化器和智能产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滨江开发区重点推进以高端装备制造产品为主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建设。2015年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收入达到800亿元,2020年达到1500亿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投促委、统计局、人才办、金融办、规划局、麒麟科创园,江宁区)
  2、轨道交通产业
  重点在浦口开发区打造4平方公里的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依托南京轨道交通示范线项目,推动轨道交通产业的总集成、总承包,推进产业关键系统的自主国产化产品的应用,实现城轨和高速动车产业双扩张,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生产基地。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产业收入达到500亿元,2020年达到1000亿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委、投促委、规划局、统计局、地铁集团、新工集团,浦口区)
  3、卫星应用产业
  重点建设北斗产品华东检测认证中心、江苏北斗位置网信息中心、国家级北斗授时工程技术中心等北斗区域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推进省级区域北斗位置网综合应用工程、2014年青奥会北斗综合应用等北斗示范应用工程以及北斗在交通、公安、气象、人防、电力、农林、旅游、移动危险源监控、食品安全、生命监护、城市管理等行业的推广应用。在高新区全力打造集研发运营、生产制造、区域平台为一体2平方公里的南京卫星应用(北斗)产业基地。2015年全市卫星应用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2020年达到700亿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委、交通运输局、公安局、质监局、教育局、农委、旅游委、药监局、城管局、青奥办、人防办、气象局、规划局、统计局、高新区、河西指挥部、信息中心)
  (五)新能源产业。
  智能电网产业瞄准国家发展坚强智能电网战略目标,积极构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六大环节完整的产业链。规划和建设“产业、科研、示范”三区的空间布局,其中,江宁经济开发区打造7.7平方公里的中国(南京)智能电网谷,鼓楼区打造智能电网科技创新、研发总部街区,建邺区打造城市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区。2015年全市智能电网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2020年达到2000亿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规划局、统计局,江宁区、鼓楼区、建邺区、河西指挥部)
  (六)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力发展新能源客车和新能源乘用车的研发和生产,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点打造南京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和南京浦口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园。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优先选用本地新能源汽车产品。201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2020年达到200亿元。(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科委、规划局、统计局,溧水县、浦口区)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将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落实到相关区县和开发园区,强化新兴产业规划的空间约束功能,细化对各区县和开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牵头单位:市规划局、经信委,责任单位:各区县,各开发区)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命名一批市级新兴产业基地,明确各区县和开发园区重点布局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位居全国行业前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区县,各开发区)
  (二)加快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重点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一批国家与行业技术标准,形成一批名牌产品,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发展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产学研成果转化。(牵头单位:市科委,责任单位:市经信委、质监局,相关区县)
  高标准提升创业创新载体功能,打造集特有功能、特殊政策、特色运作于一体的创业创新领头区域,健全公共技术、投融资、信息交流、中介服务和政府服务“五大平台”,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公共平台承载功能。(牵头单位:市经信委、科委,责任单位:市人才办、人社局、金融办、教育局,各区县,各开发区)
  (三)全力引进和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按照培育和引进的思路,抓好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积极跟踪、策划推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信委,责任单位:各区县,各开发区)
  按照产业链补链、强链的目标,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100强,进一步细化各战略性新兴产业境外招商目标企业,周密组织招商“百团大战”,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关键项目。(牵头单位:市投促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经信委,各区县,各开发区)
  全力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手重大项目协调服务,确保项目按期投产达效。(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信委,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金融办、南京供电公司,各区县,各开发区)
  (四)积极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项目。选择尚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大、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由政府主导,组织实施示范应用。围绕智慧南京、智慧青奥、地铁建设等市政重点工程,充分发挥其在国内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先试先用效应,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平台。(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住建委、河西指挥部、地铁集团、信息中心)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进入市、区县政府采购目录,按照“同等优先”原则,采取企业主动、市场拉动、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加以推广应用。(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发改委、住建委,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国资委,市相关部门,各区县,各开发区)
  (五)加快引进高层次新兴产业创业创新人才。重点依托各类孵化器、加速器和中试基地,加速集聚接轨国际的领军型新兴产业科技创业创新人才和高端人才团队。(牵头单位:市人才办,责任单位:市科委、人社局,各区县,各开发区)
  围绕我市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构造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新机制,加快建立学校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与国际交流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模式。(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各区县,各开发区)
  四、创新机制
  (一)工作组织和推进机制。已成立南京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重点领域组建11个专项推进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各个重点新兴产业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负责全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日常工作。市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尽其力,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有效发展。(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二)政策衔接和落实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和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新兴产业发展15条”、“1+8”创业创新、“科技九条”等政策,建立、完善加快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与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科技金融政策的紧密衔接与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和运作机制。(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科委、财政局、人才办、金融办)
  (三)财政金融支持机制。市、区现有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各项引导资金,优先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要成果转化、创新研发平台、检验检测平台、重大项目、产业基地建设和新产品推广应用等。支持和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民营资本和海外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重点工程项目,特别是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金融办,责任单位:市经信委、科委、质监局)
  (四)分类考核机制。强化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工作,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准确反映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和工作成效。(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统计局)
  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类评价考核体系和目标管理制度,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配套实施细则,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各区县和市各有关部门,纳入对其工作绩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提高全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执行力。对完成业绩较好,作出贡献较大的区县、开发区相关部门给予奖励。(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各区县,各开发区)
  (五)战略发展研究机制。加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家、省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的对接,力争获得更多的支持。联合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等成立南京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机构,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每两年进行修订完善,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科委、规划局)
  附件:1、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总量目标任务分解表(略)
  2、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目标任务分解表(略)
  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推广应用目标任务分解表(略)
  4、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目标(累计)任务分解表(略)